一、教材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爆发了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戊戌变法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推翻清政府腐朽统治的革命要求,武昌起义之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终于推翻了清政府统治,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最终这一任务由工人阶级来完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复杂原因。运用历史辩证法来分析辛亥革命这一重大社会变革给当时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09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