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 ; 2、了解随感的文体特点 ; 3、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4、理解信条的内涵; 5、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
2、掌握理解句子内涵的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文章的阅读理解中 ;
3、领悟文章的哲理美和语言美;
4、学习写作随感性散文。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探究课文阐述的社会人生问题,读者在与课文作者对话、沟通、分析、评判中受到人生的启发感悟;
2、通过审美教育,提高道德素养。
(四)过程和方法
1、用理性分析的方法,反复诵读课文:粗读,了解大意;再读,把握结构层次、感知文章主旨;研读、揣摩,理解信条的内涵,概括文章主旨;体味,培养良好的习惯,高尚的道德;赏析,感悟文章哲理美、语言美;学习,写随感文章。
2、合作、探究、思考、讨论。
学习重点: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09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