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学案中心>>历史学案>>历史学案导学

2010历史一轮学案3: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资料类别学案

学案导学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dili_2008@126.com

更新时间2009-9-2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3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考点梳理】

考点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是从           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                   形成规模。北方以      生产为主,南方以        生产为主。

2生产工具的改进:原始社会,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等简单劳动工具。进入文明时代,        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    农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唐代        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古代的灌溉工具主要有             等。

3水利建设: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有:                   等。西汉时期,漕渠、      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       工程。在边疆地区,还兴建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西域的        就是极具代表性的典型。

4耕作方式: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          ;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           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应运而生。从此          ”式的经营方式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考点2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演变:原始社会为土地      制。井田制在    时出现,西周时盛行,     时期开始走向崩溃。战国时期,   在秦国进行变法,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     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      占有,“私田”是    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2土地私有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    的私有土地。二是   的私有土地,这种土地私有制是古代中国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形式;    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三是    的私有土地。

 

查看更多成套相关资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