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学案中心>>历史学案>>历史学案导学

2010历史一轮学案6: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资料类别学案

学案导学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dili_2008@126.com

更新时间2009-9-2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重难点突破】

重点1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到批判的背景、原因。

【知识归纳】

1)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的背景。经济因素: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阶级基础:工商市民阶层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三纲五常扼杀人性,人们要求挣脱思想束缚,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政治因素:统治者加强义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走向极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明清之际出现思想批判是适应时代潮流的。

2)四大思想家的思想及其评价。明末李贽的思想:第一,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第二、批判道学家的虚伪。第三、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共同思想:

政治上,批判封建君主专制。A、君主批判思想的内容①君主的横征暴敛和专断加剧了王朝的危机,他们逐渐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是诸多弊病的根源,从而无情地揭露专制帝王的罪恶。②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以保证各级政权机关清正廉洁、决策正确和国家社会安定。B、具体表现:黄宗羲否定旧儒学的“君为臣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发展了民本思想;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认为天下土地不能为帝王私有,应当“耕者有其田”。 C、影响:以顾、黄、王为代表的君主批判意识是在明清之际政治经济天崩地裂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他们的思想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和王夫之批判宋明理学心学空洞无物,不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主张“经世致用”。

 

查看更多成套相关资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