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试题
政 治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2009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据此回答1—4题
1.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一切社会矛盾都可以通过调节得到解决
B.群众的利益诉求都应得到满足
C.公民要坚持有序政治参与
D.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2.这次人大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中央预算,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查院工作报告等。这体现出的人大职权包括
①立法权 ②决定权 ③监督权 ④任免权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3.出席人大会议的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批准了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2009年中央预算。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权利是
A.决定权、任免权 B.表决权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提案权
4.这次全国人大应出席代表2985人,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体现了
A.民族平等的原则 B.民族团结的原则
C.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
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是
A.民主集中制 B.依法治国
C.人民行使国家权利 D.对人民负责
6.下列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出的人大代表组成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家权利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利机关的政权组织形式
7.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步伐加快,民主参与和民主实践的形式越来越丰富。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又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09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