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学案中心>>历史学案>>历史学案导学

2010历史一轮学案35: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资料类别学案

学案导学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dili_2008@126.com

更新时间2009-9-3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考点梳理】

考点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1、三民主义的提出

⑴背景:

①政治状况: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救国方案的失败;19世纪末,中国面临瓜分危机。

② 经济、阶级状况:19世纪末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③孙中山个人努力: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被迫流亡海外;一边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一边考察西方社会政治,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1905他与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

2)三民主义提出:

①提出: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总章》中明确提出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在《民报.发刊词》上将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查看更多成套相关资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