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鉴赏作品语言的目标
1.说出运用某种语言技巧所表达的内容
譬如1999年第22题(《创造宣言》)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比喻分别比喻什么?这样一道题,实际上是考查对句意的理解能力。就高考而言,这样的试题相对较少。
2.说出运用某种表达技巧的表达作用
譬如2002年第22题:“怎样理解(《话说知音》)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音,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就属于这样的试题。2003年(《乡土情结》)第22题C项:“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孤苦无助的境遇。也属于这一类。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09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