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 试题 答案广东省中山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 试题 答案广东省中山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广东省中山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中国人自古以来珍惜亲情、渴望家人团聚,与这种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郡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度
2.《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有①楚国国君是先代贵族的后代 ②楚国拥有自己的军队 ③楚王有随从周天子作战的义务 ④周王室已经衰微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 .西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实行宗法分封制,然而血缘纽带在几代之后就会松弛和疏远,这在政治上带来的最主要的不利影响是
a.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生自灭 b.权力世袭制度渐渐地消亡
c.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d.贵族普遍地转化成为庶人
4.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了
a.皇权至高无上 b.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c.秦律严苛细密 d.丞相大权独揽
5.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
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②世卿世禄制
③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 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a.分割地方权力 b.对地方官的监察
c.发挥文官作用 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7.2007年1月8日,安徽六安一个古墓的墓主被确定,墓主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刘庆。据文献记载,西汉时六安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时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历五代,王莽时绝。根据这一材料可以断定:
a.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直以分封制为主
资源难易程度:★★★★★★★★★★★★★★★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0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