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
(1)dna分子的结构。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重要性。
(3)dna分子的多样性。
2.教学难点
dna分子的立体结构特点。
3.教学疑点
dna分子中只能是a—t、c-g配对吗?能不能a—c、g—t配对?为什么?
4.解决办法:
(1)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独特功能,把dna的化学组成、立体结构等重、难点知识编制成多媒体课件。将这些较难理解的重、难点知识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转化为易于吸收的知识。
(2)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3)通过讨论交流、通过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思维能力,通过配合适当的练习,将知识化难为易。
(4)通过单环化合物、双环化合物所占空间及碱基对之间氢键数的稳定性,来说明只能是a—t、c—g配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经过学习,已经知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是怎样贮存遗传信息的?它又是怎样决定生物性状的?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弄清dna的结构。
新课: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列出“思考与讨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47—49,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自我探究能力。
小结: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合理地解释遗传物质的各种功能奠定了基础。资源难易程度:★★★★★★★★★★★★★★★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0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