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条件: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过渡时期:1949年新中国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中 核心内容——“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国 社会主义工 指导:过渡时
社 业化的开端 期总路线 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会
主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变化
义 时间:1953—1957年
经 内容:集中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交通、轻、农、
济 商业;有步骤的进行三大改造
建 实施:一五计划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处理好重、轻、农的关系
设 成果:“一五计划”成果图(第92页)
的 意义: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
曲 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折 目的:为适应国家工业化的 ,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发 农业改造过程:初级社(特征: 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到高级社
展 三大改造 手工业过程跟农业大体相似(第92页)
途径:国家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过程:初级国家资本主义 公私合营 全行业公私合营
工商业 创举:和平赎买
时间:1956年
八大 内容: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当前的主要任务(第93页)
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
经济建设的 表现: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成就与教训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
左倾错误 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