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通过分析,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知识能力:体会精炼生动的语言,积累文言词汇。
3、过程方法:了解文章线索,理清结构层次,讨论学习。
教学重点:
文言词汇的理解学习,对文章精炼生动的语言的体会。
教学难点:
结合社会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以及作者要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ppt课件,学生背诵
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1分钟)
春去夏来,不知不觉中,我们大家一起走过了春天,春天百花嫣然,是个美丽的季节,在繁花似锦的大地上,校园又是最美丽的,因为,春天,校园里你们的笑脸最动人,宛如世上娇艳的花朵。所以,跟你们在一起的我,在这个度过了的春季,是幸福的,你们,在百花的掩衬的美丽中,幸福吗?我们都是幸福的,在这幸福中,百花的热闹点染这我们的视线,在百花中,有没有留意粉淡的花瓣下,桃花的淡淡清香?今天我们我们在回味了春天后,带着春天的美好幸福,来寻访一片桃花的源头,探访一下那是怎样的一片天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桃花源记》。
(二) 作者介绍,预习背诵检查:(5分钟)
1、过渡: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桃花源记》是何许人所做。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淡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有《陶渊明集》。
2、检查背诵,重点段落默写(ppt)
课前准备大家都做的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篇文章,首先,让我们听一遍录音,注意句读的停顿,以及朗读感情的表现。(听录音)
(三)把握整体,分析结构(15分钟)
1、根据课本注释,学习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大意:(10分钟)
注意重点字的解释,如“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是偏义复词;“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岸之长;“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为意动用法;古今异义词:阡陌,资源难易程度:★★★★★★★★★★★★★★★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0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