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高中历史必修一备课札记21•浅谈抗日战争的教学结构问题及对抗战的战争认识问题
《抗日战争》是《第四单元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一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章节。但是人教社的教材对这个问题的叙述简单且混乱,按照一种八股式的模式(不管内容多少,每课教材内容基本上叙述三个问题)只孤零零地列了三个问题。而这三个问题既没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也没有知识内容之间的逻辑性:全民族抗战,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战的胜利。这样的结构既不利于学生学习,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按照这样的教学结构实施教学,很难使学生准确理解伟大的抗日战争。
鉴于此,笔者建议做以下调整:
从常识角度讲,了解一场战争一般应了解战争的双方博弈的相关因素及后世对战争的认识。具体到抗日战争来讲,以下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日本为什么侵华及怎样侵华?日本侵华给中国造成了哪些灾难?面对日本人的侵略中国各方都做出了什么样的反映?这样的反映是如何影响了战争进程的?抗日战争最后的结果如何?我们的后人对这场战争应该如何认识?而且这些问题的先后顺序是不便颠倒的,颠倒了就容易犯逻辑上的错误。根据以上的常识,笔者认为实际上抗战这一课应该先后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教学:第一、日本的侵略与滔天罪行。第二、中国的全民族抗战,第三、中国抗战的胜利与对抗战问题的认识。其中前两个问题是我们教学的重点,第三个问题中的对抗战问题认识是我们教学的难点。如何完成三个教学任务,笔者略做一点分析以就教方家。
第一个重点问题:日本的侵略与滔天罪行。侵略本身就是罪恶,在侵略他国的同时实行残酷的法西斯统治,制造各种暴行更是罪恶。日本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罪行是与对中国的占领密不可分的,学生了解侵略中国的具体情况之后再去搜集相关的罪证也显得自然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