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4.2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方面,理解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2.了解荒漠化防治的核心、整治模式和所需注意的问题。
3.了解我国西北地区人民防治荒漠化的成功经验和治理措施,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理解生物治沙措施的意义。
能力目标
在多幅图片的阅读分析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德育目标
强化科学的人地观念,并对如何打破荒漠化与贫困相伴这种恶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1.人为因素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中的作用和表现。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在西北地区尤以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为主。
2.荒漠化的整治模式(措施)。强调在不同类型的地区,要针对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外力作用性质,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案例教学法和师生互动的探究教学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自制投影片:产生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关于荒漠化的防治,因地制宜的防治措施,荒漠化防治的注意原则,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区造林示意图,我国“141”绿色工程
3.复合投影片: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三个主要人为因素的影响
4.图片投影片:几种优良的固沙植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体了解到,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发展已有很长的历史,虽于1977年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防治,但荒漠化仍在蔓延。今天我们将学习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