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2.4 全球性大气环流
从容说课
本节的内容较为抽象,难度较大。在三圈环流中,首先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空间概念,这就要求学生发挥空间想象能力,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逐步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进而推导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这为以的气候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之一。
本课第二部分内容: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其实是上节课中热力环流的一个延伸,其根本原因仍是热力作用。课文中插入了两幅地图,分别表示全球1月份和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状况,它代有了北半球冬半年和夏半年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这是本节的重难点。我们应结合前面的知识,认真分析并掌握其分布特点。同时,我们再结合课文中的阅读材料,对我国的天气和气候影响最大的副热带高压带进行分析,掌握其成因和特点,使学生了解副热带高压与我国降水及旱涝的关系,并与现实生活相对照。
课文最后的季风环流,对我国的天气和气候影响最大,这也是本节内容的另一个重点。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因、分布及其特点,很容易从大气环流中推导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对前几节内容,节节深化,节节相扣,使这些内容成为有严密逻辑推理的一个知识体系,当然这些离不开图文并举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
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3.掌握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了解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关系。
能力目标
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读“亚洲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特别是东亚、南亚季风形成的区别。
3.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