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区位的概念。
2.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能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图形,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结合具体事例,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利与弊,并找出利用和改造的措施。
3.组织学生搞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德育目标
1.认识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协调人地关系,注意保护环境,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2.认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是可以改造的,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区位选择,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并结合实际生活,了解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是稳定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这些因素可以改造,向更有利于人地关系协调的方向发展。
2.具体分析一些事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通过多媒体手段做一些农业景观的
课件,并收集新闻、图片资料,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农业的分类,了解到了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政策等的差别,产生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情况,即不同地区的农业类型不同,也即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的特点。那么,具体来说,在不同的地区应该发展何种农业比较好,或者说才算合理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5.2 农业的区位选择”(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