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
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
a.甲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
【解析】 第1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地理基础知识的识记、气温影响因子的分析和等值线图的识图能力。
山东半岛和济南南侧的山地丘陵,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这里地势高,所以气温低于周边地区,成为闭合的等温线。第2题,从图形上可以看出,7月份的等温线和纬度关系不大;人为因素影响气温只存在于局部地区。黄土高原和山东山地丘陵的气温明显偏低,是地势地形影响的结果;山东半岛东端的等温线和海岸大致平行,是海陆热力状况差异的作用。第3题,甲地和黄河口的冬季和夏季气温都相近,故气温年较差小。石家庄附近冬季和夏季温差大,而黄海沿岸的冬季和夏季温差小,故气温年较差大。因为甲乙同样是山地,冬夏季都是低温中心,它们分别和丁、丙的气温年较差都较小。从图形上的等温线也可以证实这一点。
【答案】 1.b 2.b 3.b
分析下表,回答4~5题。
地区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甲 大 大 7月 1月
乙 小 小 8月 2月
4.甲、乙两地的位置( )
a.甲、乙均在北半球
b.甲、乙均在南半球
c.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d.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5.甲、乙两地气候( )
a.都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b.都具有明显的大陆性
c.甲具有明显的海洋性,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
d.甲具有明显的大陆性,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解析】 北半球最高气温,陆地出现在7月,海洋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陆地出现在1月,海洋出现在2月,而南半球正好与北半球相反,故两地都在北半球。从甲、乙两地日较差、年较差的大小,以及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即可得出甲大陆性明显,乙海洋性明显。
【答案】 4.a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