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二十四节气一直流传至今,主要原因在于它有利于农事的安排。由此可以推断,影响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地质特点 B.气候条件 C.地理环境 D.生产经验
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 火耕 B. 刀耕 C. 石器锄耕 D. 铁犁牛耕
3.就说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A.考古发现的反映春秋时期牛耕的文物
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 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0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