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
(2)识记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实践;理解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3)识记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掌握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分析材料,加强对自然经济解体的理解。
(2)通过学案和图片,让学生掌握有关洋务运动的知识
(3)评价洋务运动,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
(4)表演历史剧,从表演中探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列强入侵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但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近代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为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华提供了物质基础。
㈠从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解题关键: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指封建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思路引领:首先弄清时间概念(19世纪40~70年代),归纳经济结构方面变化的史实,然后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分析原因。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0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