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定向
“准确、鲜明、生动”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又是语言表达的效果。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尤其指运用词语的贴切、分寸感和褒贬色彩的把握。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尤其指用词造句都能明白、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不模棱两可,不含糊其辞。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尤其指遣词造句经过精益求精的筛选,形象化地表达出诗情画意,显示出感人的艺术魅力。鲜明,以准确为基础,不准确,就无所谓鲜明。生动,往往以准确、鲜明为前提。有时做到了准确、鲜明也就做到了生动感人,而离开了准确、鲜明去片面追求生动,就会给人矫揉造作、华而不实之感。在
高考中,这三点可以在语段压缩、图表转述、警示语、公益广告及仿写等形式中综合考查,也可以单项考查。
使用的题型主要有:判断正误、改错题、填空题、转换题、仿写题,拟写广告、口号、扩写题、赏析题。
二、命题趋势
1.综合程度越来越高。“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愈来愈明显,单纯地考查某一点知识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而且与其他考点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出题也越来越多,如跟“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结合,与句式变换结合等。可以说,只要涉及到语言表达,那么,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就都存在,所以复习时应重视。
2.创新题越来越多。高考语言表达题的考查,已不满足于简单的传统的纯理论的考查了,它的应用性、生活性越来越强。比如图文转换、公益广告词、节目主持开场白、欢迎辞、活动主题词、景观介绍等,备考时要注意题型的变化动态,准确应对。
就单个考点来说,“准确”主要是通过选词填空,尤其是通过近义词、虚词、成语的辨析来考查;“鲜明”多用一句话新闻、列标题、写结语等形式考查;“生动”多以扩展语句、仿写、续写的题型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