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语文教案>>语文备课教案

语文:3.10《游褒禅山记》说课(新人教版必修2)

资料类别教案

备课教案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该资料免费下载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一

上传人lzm_1128@163.com

更新时间2011-1-8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自读课文。好文章,特别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细理,这篇课文就是如此。 此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大家王安石的散文精品,立意不同凡响,写法别具一格。它的主旨不在于通过记游表现山川之美,景物之胜,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情,即事明礼,最终以精警独到的理趣取胜。这篇记游,由此及彼,拓宽视野,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规律性启示。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的领会会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学生结合实际领会处世治学皆须坚定意志、深思慎取的道理,借鉴本文即事说理的写法。

四、说教法

我主要采用了反复诵读法问题探究法

反复诵读: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明白在人生路途上我们应该怎么正确归因。

五、教学设想

在这里我要强调指出,文本解读的本质不仅仅是认识文本讲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读者要从文本中汲取什么,认识什么。具体到《游褒禅山记》,读者应从积极方面看王安石要人们坚持尽志无悔的哲学。淡化志、力、物三者辩证关系的传统解读。

王安石把游山(准确说是游洞)的成功归为四个条件,一是有志;二是有力;三是有物;四,当然还有难度:险以远,则至者少。但是他最强调的是志。在物和力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吾志而无悔

特邀主编老师 李子明 点评:

语文:3.10《游褒禅山记》说课(新人教版必修2)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