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纳米技术的伦理挑战
王国豫
纳米伦理以对纳米技术的目的、技术过程与后果的伦理评估和反思为基础,以期在纳米技术发展的早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治理与解决相关社会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战略规范。
纳米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的讨论发端于人们对纳米材料安全的担忧。安全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且首先是哲学伦理学反思的对象。没有基本的安全,就不可能有好的生活,也不可能有自由、公正。这里所考察的安全首先是人的身体不受伤害、威胁以及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由于纳米粒子的“无孔不入”,在研发、生产、储存、运输以及后处理过程中可能进入人体和环境,给人的健康和生态带来危害,因此,有关纳米粒子的毒性研究、危害和风险的识别、工作场地的选择和风险控制、工人对风险的知情问题,以及工人健康的医学保障等一开始就成为纳米伦理关注的话题。对此,纳米伦理从责任原则出发,强调科学家必须及时将有关纳米粒子毒性的研究情况告诉公众尤其是相关职业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本着预防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注意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鉴于安全价值取向的多元性,还须考虑公众对纳米技术风险的认知和可接受性,尊重工人对风险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关注人类的同时,纳米伦理也应关注其他生物生存环境的安全问题。
纳米技术引发的另一伦理问题是纳米技术与人的自由问题。随着纳米器件的微型化,纳米技术在医学、社会治安和国防方面具有广泛的作用,但也会威胁到他人的隐私。如通过将纳米设备嵌入对象物中,可以监视、跟踪目标,搜集个人信息和行为习惯。然而储存一个人的全部基因和疾病信息的纳米芯片有可能成为被利用的工具,成为企业用人歧视的理由或者成为保险公司限制患者自由的砝码。最有争议的是纳米技术在脑科学方面的应用,即通过在人脑中植入纳米器件最终将操纵、控制人的行动。如此,我们还有多少私人空间?人类还在多大程度上具有自主性?人与机器的区别在哪里?技术的目的不是限制人的自由而是保障和发展人的自由。
资源难易程度:★★★★★★★★★★★★★★★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0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