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13.“小朴”和“小樸” 课后巩固 检查我的基础一、阅读下面三段文字,找出繁体字,看简化后应该如何写?近些年,繁體字又悄悄地活躍了起來。先是在某些商店的牌匾上,接著是某些人的名片上。一位新加坡朋友吃驚地說:“我們遞上去的是簡化字的名片,得到的卻是繁體字的,這是怎麼回事呀?”這確實是一件應該引起注意的事。如果我們帶頭走回頭路,那麼簡化字的推廣將會遇到相當嚴重的阻礙。國家對於漢字的使用,早就有明確的規定,繁體字只能用於古籍整理出版、文物古跡、書法藝術方面,濫用繁體字顯然是不符合國家的有關政策,所以必須糾正。我們有些青少年,寫繁體字純粹是出於好奇,寫上幾個覺得特別有意思,有時是為了顯示一下。長期下去,行文中繁簡混雜,會出現一些本不應有的錯誤。因為繁簡的問題也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不能看成是一簡對一繁的簡單形式。比如“后”字,原來把“后來”的“后”寫作“後”,但是“皇后”的“後”一直就寫“后”。又比如,我們把“於是”的“於”簡化為“于”,但“姓于”的“于”,一直就那麼寫。如果也給寫成繁體,明代的民族英雄于謙不就成了“於謙”了嗎?由此可見,繁體字萬萬不可濫用。但認識一些還是必要的,這樣有益於閱讀一些簡化字公佈前出版的書刊及當今港臺出版的書刊。答案:近些年,繁体字又悄悄地活跃了起来。先是在某些商店的牌匾上,接着是某些人的名片上。一位新加坡朋友吃惊地说:“我们递上去的是简化字的名片,得到的却是繁体字的,这是怎么回事呀?”这确实是一件应该引起注意的事。如果我们带头走回头路,那么简化字的推广将会遇到相当严重的阻碍。国家对于汉字的使用,早就有明确的规定,繁体字只能用于古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