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5.山水田园诗四首课文剖析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边,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了几分乡愁。移舟:靠岸。泊:停船过夜。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客:诗人自指。] 这一句点了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即黄昏时分,“客愁新”是指诗人客居他乡,增添了忧愁。这句写了诗人欣赏景物的心情。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情投意合。江清:指平静的江面。月:指江中的月影。] 三、四句并列写景,但有时间先后之分。“野旷天低树”是“日暮”泊舟所见:原野空旷,天空在与地平线相接的地方从树梢顶上倾斜下去。“江清月近人”,表明时已夜晚,明月在天,倒影在水中,诗人于船上俯视江水,看见月亮是如此之近。这两句一写远眺,一写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 名家赏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低”字、“近”字,宋人所谓“诗眼”,却无造作痕,此唐诗之妙也。(清张谦宜《幺见斋诗谈》,上海古籍出版社《清诗话续编》本)孟浩然诗云“江清月近人”,杜陵云“江月去人只数尺”,“子美视浩然为前辈,岂祖述而敷衍之耶?浩然之句浑涵,子美之句精工”。(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 “低”字从“旷”字生出,“近”字从“清”字生出。野惟旷,故见天低于树;江惟清,故觉月近于人。清旷极矣。烟际泊宿,恍置身于海角天涯、寂寥无人之境,凄然四顾,弥觉家乡之远,故云“客愁新”也。下两句不是写景,有“愁”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