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语文教案>>语文备课教案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三册 7近体诗六首(第二课时)

资料类别教案

备课教案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1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二

上传人lzm_1128@163.com

更新时间2011-4-19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教学要点]  

 l.学习杜甫的《登高》,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及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2.学生自读杜甫的《蜀相》,学习借古人抒发自己情怀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          解题   

杜甫与《登高》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寄居巩县(今河南省巩具)。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着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身受深重的时代苦难,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弱烈的社会现实意义,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后世称为“诗史”。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够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并形成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特邀主编老师 李子明 点评: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三册 7近体诗六首(第二课时)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