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点]
l.学习杜甫的《登高》,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及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2.学生自读杜甫的《蜀相》,学习借古人抒发自己情怀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 解题
杜甫与《登高》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寄居巩县(今河南省巩具)。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着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身受深重的时代苦难,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弱烈的社会现实意义,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后世称为“诗史”。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够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并形成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资源难易程度:★★★★★★★★★★★★★★★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0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