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等重要概念。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相关知识的拓展和设疑,培养学生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合理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通过欣赏名画、历史小短剧等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鉴赏艺术中凸现探究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辨正地认识商业的产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即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认识到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懂得“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帮助学生树立“诚实经营,信誉为本”经商观。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难点: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 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本课的特点综合运用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设问法、比较法、联系法和创设情景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比较和归纳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因此,本课以老师讲述为辅助,把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定为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经济和城市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是亘古不变还是流变纷呈?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它们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还是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探究商业、城市发展、繁荣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代统治者因对商业不同的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