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字母“m”表示。在结论中出现的两个概念,相当于作主语的叫做小项,用字母“s”表示,相当于作谓语的叫做大项,用字母“p”表示。三段论这种演绎推理之所以能够推出必然可靠的结论,关键在于中项的媒介作用。三段论的两个公理表述了中项的这种作用。公理一:m中的全体是p,那么m中的部分也是p。图示:公理二:m中的全体不是p,那么m中的部分s也不是p。图示如下:运用三段论,要想取得正确的结论,必须遵守三段论的七条规则: 1.在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项,即大项、中项、小项,违反这条规则,叫“四项错误”。比如“物质是不灭的,人是物质的,所以人是不灭的。”这个推理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人是物质的”这个判断中,“物质的”的含义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由物质构成的”和“物质”不是一个意思,因而推理中出现了四个项。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在一个判断中,如果对它的主词和谓词概念的全部外延作了陈述,那么主词谓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