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请认真填涂在答题卡上) 1.梭伦在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衣足食而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 ) a.雅典自由民 b.雅典平民 c.雅典执政官 d.雅典贵族 2.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设立五百人会议 c.实行“公职津贴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 3.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有( ) ①下层平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②确立了雅典的奴隶民主制 ③氏族制度的残余仍得以存续 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4.司马迁说:“齐桓公之盛,修缮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齐桓公“修缮政”的根本措施是( ) a.尊王攘夷,积极争霸 b.训练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 c.重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d.北御夷狄、南制楚蛮、称霸中原 5.《管子•任法》说:“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 a.法是君主统治的工具 b.社会的分工十分明确 c.法律的实施等级明显 d.体现了古代民主思想 6. 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 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 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