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教育中,一直都缺乏着主动性。老师教学,学生听课,这样一味的教育持续了很多年,我想这也就是中国在诺贝尔奖领域的缺乏吧。
政治教科书中的主观能动性难道学了却不能应用到实际中吗?不是教育我们要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先去认识世界再去改变世界吗?中国的学生就是缺乏主动性,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而不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什么先人给我们的知识会是正确的?可不可以反驳先人的知识或者加点什么呢?我敢说应该很少有人去那样想吧!为什么美国那么多科学家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因为他们的教育中注重实践。要学生自己动手去征服自己的观念,将它融合到自己的思想中才是最重要的啊!
物理教科书中也有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譬如打人与被打,虽然力是相对的,但是毋须置疑被打肯定比打人痛很多。语文的主动与被动,英语的主动与被动,还有数学的主动与被动,就好象你在做数学立体图形题目的时候,老师总是教我们发挥空间想象力,不要局限在原本的这个图形里,可以将它扩展,三棱锥变成四棱柱或者正方体都是可以的。这些不也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吗?
资源难易程度:★★★★★★★★★★★★★★★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0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