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1年1月东北师大附中高三摸底2题)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可以印证历史上的文字记载。考古工作者曾在湖北省云梦县秦汉古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这一发现可以证实下列哪一史料的正确性? ( ) 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 c.《诗经》:“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3.(2011年11月
北京海淀区期中10题)唐太宗自评:“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这段话体现唐太宗的统治思想是 a.“存百姓” b.知人善任 c.济世安民 d.轻刑薄赋 4.(2011年4月北京丰台区一模14题)唐太宗对侍臣言道:“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唐太宗的下列做法体现该言论的是( ) ①发动玄武门之变 ②沿用科举考试制度 ③修订《唐律》 ④实行均田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1年10月湖北鄂州摸底12题)以下各项中均有“中国”二字,其中含义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 a.“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 b.“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公羊传•禧公四年》) c.“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d.“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中俄《尼布楚条约》) 6.(2011年5月湖州二模16题)康熙帝一直被誉为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但有学者提出应当重新评价他,认为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下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该学者评价思路相类似的是 a.秦王嬴政顺应潮流实现统一 b.唐太宗奠定大唐盛世 c.明太祖废除丞相高度集权 d.康熙帝捍卫了国家主权 7.(2011年1月河南焦作期末调研4题)“一本十分罕见的清代地图集近日在湖南被发现。这本名为《广舆记》的地图集是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一六八六年)由湖南平江人蔡九霞木刻的。《广舆记》共收集十九幅地图,即当时的十八省图加一全国图。“广舆”即广阔的疆域,就是全国之意。该书长二十八厘米.宽二十厘米,用毛边纸木印线装,里面的标记有几十种之多,不仅有行政区划,连地形地貌也标注得十分清楚,在这本地图集里,台湾的全部版图清楚地刻印在《福建全图》里。”下列说法成立的是( ) a.它清楚地表明,清康熙年间,台湾已在中国的版图以內; b.台湾成为中国的领土就是在康熙年间; c.是“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的主要证据 d.是最早的清代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