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出版社要重出赫尔曼·黑塞的《彷徨少年时》,我答应帮他们写一篇介绍。新译的书稿送来了,一边陪你练琴,我就一边重读《彷徨少年时》。我记得是刚上初中时,连续读黑塞作品的。第一本是《彷徨少年时》,第二本是《漂泊的灵魂》,第三本是《乡愁》,第四本是《流浪者之歌》,一本接一本地读。
而且不是随便顺手读读。每天早上用闹钟将自己在五点半叫醒,然后坐在书桌前,摊开书一字一字读,一行一行读,一直读到该要出门上学的时间。我完全记不得读书前有没有先吃早餐,都吃了些什么,但清楚记得书桌上一盏装着二十瓦日光灯管的台灯,白光照在书页上的亮度。
为什么这样认真?老实说,因为那时我读不懂黑塞的书,是真的读不懂。早上读过的,晚上问自己到底读了什么,想想,脑袋一片空白。可是,一方面是不服气,觉得只要坚持下去,陌生的字句意义总有一天会在眼前豁然开朗;另一方面是好奇,那读不懂的字句间,偏偏有种奇特神秘的魅力,吸引我一直想看下去。资源难易程度:★★★★★★★★★★★★★★★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4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