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素材中心>>语文素材>>语文文本素材

高中语文经典话题作文题写作指导(5):诺贝尔情结

资料类别素材

文本素材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不限

上传人lzm_1128@163.com

更新时间2012-12-16 13:04:41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话题聚集》

    诺贝尔奖设立已有百余年,中国人百年的奥运梦都圆了,但国人的名字却始终没有出现在诺贝尔奖的名单上。面对新一轮诺奖的揭晓,内心酸涩的国人早已习惯从名单中尽可能梳理一些聊以自慰的因素。更有一些中国文人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模样,认为中国人不能过分关注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这是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科学评价活动。

    事实上,国人向来不缺对诺贝尔奖的热情。这些年,关于国人与诺贝尔奖发生联系的新闻或者说小道消息,从来就没有停歇过。从鲁迅到王蒙,再至安徽省诗人叶世斌的自娱自乐,似乎诺奖尤其文学奖总是与国人擦肩而过。

    如何缩小我们与诺奖之间的差距,中国人何时才能走近诺贝尔奖?面对国人情深似海的“诺贝尔情结”和难以掩饰的尴尬,你的看法如何?请你以“诺贝尔情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这是个思辨性极强的话题,写作时要先梳理出自己的观点。明确诺贝尔奖不只具有荣誉意义,更是一个国家尖端科技实力的反映,因此对国人的“诺贝尔情结”,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以此淡化诺贝尔奖的科学意义显然无济于事,我们更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制度和科研制度,乃至整个国家的人文环境。在当今这个浮躁而功利的社会,是不可能培养出大师的。真正的大师需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治学精神,更需要有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科学可以没有国境,但科学家有祖国。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理解国人难以言说的“诺贝尔情结”,另一方面更需要优化育人环境,奋起直追,不断创新,勇攀世界科学高峰。这些都是对诺贝尔奖的基本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写作时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深入剖析即可。

特邀主编老师 ks5u629 点评:

高中语文经典话题作文题写作指导(5):诺贝尔情结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