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话题作文的结构式是:材料——话题——要求。其中,“话题”是中心,即作文的题目,“材料”是引子,“要求”不抄袭。
作文不同于数学。数学答案要求“千篇一律”,谁要出格,谁就出错。如果作文也是这样,那就糟了。考场作文若有一千篇是相同的,那就等于有999篇是抄袭的。
话题作文,也讲究审题,审准题然后就自己的写作内容自圆其说。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就是要求对作文题目或材料进行准确、全面地审查思考。即:对题目或材料进行审视、揣度,从而正确地判断出文题所要求的体裁,选题范围,中心思想,表现手法,语言运用以及文章格调等的过程。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立意、选材和构思的优劣。
审题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准确把握题目中每个词语的含义。
对题目或材料要进行全面的具体的分析,准确领会其含义,切忌片面理解,顾此失彼。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范围,这里的 “范围”作了限制,即内容必须是关于“记忆移植”,而且又是“假如”的,即作文必须大胆地运用想像。又如1982 年高考作文题目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求写成议论文,这个题目借用了宋朝范仲淹的名句,其本身包含着的原义和今天理解的借鉴义两种,论证时要顾及两方面的内容并以后者为重点。从题意审查,宜从忧乐、先后、天下诸方面加以论述。“天下”应理解为国家、民族、人民、人类等。也可以从某一角度,整体上理解为“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先国后家”、“先人后己”、“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等。有的考生作文没有准确全面地把握题意,只论述“爱国主义”,“心灵美”,就不符合要求了。
资源难易程度:★★★★★★★★★★★★★★★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4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