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生命的迷彩廖翊 余晓洁 17日中午,记者从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登机前往青海玉树。飞行两个半小时,降落西宁机场。货机、救护车、运输车……不大的西宁机场显得有些拥挤。“八一”标志的大型运输机给机场增添了别样的气氛。又见迷彩!在记者转机前往玉树的候机厅里,满是身穿迷彩服的士兵,体格壮实,肤色黝黑,神色疲倦。 “是去玉树救援吗?”记者问。 “玉树已经有我们的战友了,我们是来西宁机场负责救灾物资的搬运。”战士回答。一个多小时后,记者转乘的伤员运输机降落在玉树机场,遍地的迷彩让人为之一震。一个个身穿迷彩服的士兵,将一名名受伤群众或抬、或背、或抱地送上引擎轰鸣的飞机;又将飞机上卸下的各种救灾物资或推、或扛、或提地送往一辆辆汽车…… “我们是15日凌晨2点赶到玉树的,已经在结古镇进行了两天的生命救援。”一位名叫赵彦军的士兵对记者说。14日上午10点,地震发生后两个小时左右,他所在的青海省军区某步兵团便集结完毕,向玉树进发。 “由于时间紧,我们每人只发了一点点面包、一瓶矿泉水就出发了。我们争分夺秒,就想早一分钟赶到灾区施行救援。”小赵说,凌晨两点赶到结古镇时,透过汽车的灯柱,震后的惨状让他们目不忍睹,大家不顾旅途劳累,立即投入到生命的大营救中。 “为了更有效地营救,我们向老乡了解哪座建筑下可能有生命迹象。到了下午两点,我们一个连就成功救出了10多名藏族同胞。” 小赵向记者回忆起第一次成功施救的情形:“那是一个7岁的藏族男孩和他的外婆。我们都欢呼起来,有一种胜利的感觉……当被救出的藏族同胞用大拇指向我们表示感谢,并且紧紧握住我们的手时,我们都特别激动。” 两天的生命营救之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玉树机场进行抗震救灾物资的转运和伤员的转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