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语文试题>>语文单元测试试题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2.8《方山子传》知能优化演练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资料类别试题

单元测试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1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粤教版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二

上传人yujunliang@ks5u.com

更新时间2012-02-21 08:43:31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尊崇,推崇 b.晚乃遁于光、黄间 遁:逃跑 c.余谪居于黄 谪:贬官 d.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妻子:妻子和儿女解析:选b。b项,遁:隐居。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晚乃遁于光、黄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因谓之方山子因击沛公于坐 c.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d.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解析:选c。焉,代词,他。a项,乃:于是/竟。b项,因,于是/趁机。d项,也,句末语气词,不译/判断句标志。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是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隐士,苏轼被贬黄州后认识了他,并和他结为好友。 b.方山子就是陈季常,黄州山里人看见他戴的帽子形似古时的“方山冠”,就称他为方山子。 c.方山子少年时仰慕汉侠朱家、郭解的为人;长大后努力读书,想凭借读书在社会上大展宏图,认为自己是一世豪杰,但始终没有碰上机遇;晚年隐居在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叫“岐亭”的小镇上,过着隐居生活。 d.好文章常采用暗示的手法,如本文中“俯而不答,仰而笑”,写的是陈慥有无限感慨,可是没有明说,留待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样写,留有余地,表现力却更强。解析:选a。a项,“苏轼被贬黄州后认识了他”错,苏轼和方山子是老朋友,没有想到在黄州相见了。

特邀主编老师 yujunliang@ks5u.com 点评: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2.8《方山子传》知能优化演练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