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一、选择题
1.《2012·合肥八中一模》班固《汉书》:“(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 )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a自材料可知:西汉时,张安世家中有纺织产业和七百位凭纺织手艺做事的家童。我们可据此推断出西汉时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而b、c、d三项与材料不符。故选a。
2.《2012·哈尔滨期末考》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主要反映明代
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c.国内物资交流频繁 d.形成区域商人群体
《解析》c 题中材料意思是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往南方,而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运到北方,说明了国内物资交流的频繁,故选c。其他选项在材料中得不到支持。
3.《2012·泉州四校联考》《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资源难易程度:★★★★★★★★★★★★★★★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4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