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课件中心>>语文课件>>语文复习课件

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3模块-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语文-新课标-福建

资料类别课件

复习课件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yujunliang@ks5u.com

更新时间2012-03-06 7:29:42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注:加“♦”的为本考点题。一、[2010•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载厉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特邀主编老师 yujunliang@ks5u.com 点评:

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3模块-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语文-新课标-福建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