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秦汉时期是我国对外交往的起步阶段,下列正确的反映东汉时期国际交往情况的是( ) a.开始探索到达中亚、西亚的道路 b.和欧洲国家进行直接友好往来 c.开辟的海上丝路最远至欧洲 d.日本三十多个国家“使译通于汉” 2.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有( ) a.西域、大食、波斯 b.大食、波斯、新罗 c.西域、日本、大食 d.波斯、新罗、日本 3.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大内氏贡使与细川氏贡使为了争夺与明朝的朝贡贸易特权,在宁波港发生械斗。明朝政府以此为借口,关闭市舶司。正常的官方贸易断绝,民间走私贸易便取而代之。你从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有 ( ) a.朝贡制度的终结 b.明政府推行闭关政策 c.倭患起于罢市舶 d.民间贸易自此成为主流 4.道光帝对签订《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