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
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解析:本题考点是中国古代经济。从题干的材料看从周天子开始历代皇帝、皇后都重视这一仪式,说明统治阶级对农业的重视,重视的原因是农业是古代社会主体经济。a、b 两项容易排除,重农抑商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c项错误。
答案:d。
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
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解析:本题考点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中的儒家思想。题干中儒家的主张主要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意思是统治者实行仁义,必定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体现了仁政思想。
答案:b。
资源难易程度:★★★★★★★★★★★★★★★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4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