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语文试题>>语文一轮复习试题

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人教课标版)阶段评估检测(六)

资料类别试题

一轮复习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1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yujunliang@ks5u.com

更新时间2012-08-03 19:26:10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章像德国学者莱辛所说的,因为用在时间上承续的词语为媒介,是沿着一条线绵延下去。如果同时有许多事态线索,我们不能把它们同时摆在一个平面上,如同图画上许多事物平列并存;我们必须把它们在时间上分先后,说完一点,再接着说另一点,如此生发下去。这许多要说的话,谁说在先,谁说在后,须有一个层次。层次清楚,才有头尾和中段。文章起头最难,因为起头是选定出发点,以后层出不穷的意思都由这出发点顺次生发出来,如幼芽生发出根干枝叶。文章只有生发,才能成为完整的有机体。所谓“生发”,是上文意思生发下文意思,上文有所生发,下文才有所承接。文章的“不通”有多种,最厉害的是上气不接下气,上段上句的意思没有交代清楚就搁起,下段下句的意思没有伏根就突然出现。顺着意思的自然生发,脉络必有衔接,不致有脱节断气的毛病,而且意思可以融贯,不致有前后矛盾的毛病。打自己耳光,是文章最大的弱点。章学诚在韩退之《送孟东野序》里挑出过一个很好的例。上文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下文接着说“伊尹鸣商,周公鸣周”,伊尹、周公并非不得其平。这是自相矛盾,下文意思不是从上文意思很逻辑地生发出来。意思顺次生发,就能互相呼应,也就能以类相聚,不相杂乱。杂乱有两种:一是应该在前一段说的话遗漏着不说,到后来一段不很相称的地方勉强插进去;一是在上文已说过的话,到下文再重复说一遍。这些毛病的根由都在思想疏懈。思想如果谨严,条理自然缜密。

特邀主编老师 yujunliang@ks5u.com 点评:

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人教课标版)阶段评估检测(六)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