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为香港《大公报》投稿的神秘才女凌孝隐王 鹏 ①1940年正值二战时期,香港《大公报》不断刊载欧洲战场及战时欧洲生活的报道,文章描写细致生动,看得出,笔者身临其境。这些报道的署名为“孝隐”。“孝隐”何许人,是署名还是笔名?时任香港《大公报》编辑主任的徐铸成先生在日后撰写的《旧闻杂记》中回忆这件事时写道:“有一天,收到一封从巴黎围城中寄来的厚厚的航空信,拆开一看,有四五张密密的蝇头小楷,署名‘孝隐’,字迹十分工整而秀丽,内容则是描写马其顿防线被突破后,法国统治者如何惊慌失措,举棋不定,以及巴黎围城中各阶层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写得十分生动,文笔极好。我喜出望外,翌日就作为专栏刊出。来信仅写‘凌寄’,孝隐是作者的真名还是笔名,就不得而知了。”看来,这件“疑案”徐老先生始终也未得其解。 ②原来,凌孝隐是一位女画家。 ③凌孝隐,名卓,自号孝隐,孝言事亲,隐言藏修也;留学美国时,同学们都叫她“phyllis”。她1905年3月2日生于江苏泰县,幼年时在南京读书,旋随父居北平。1921年她随兄嫂赴美国留学,毕业于纽约州syracuse大学教育系及美术系后,归国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任讲师。1933年6月,她与萧瑜先生在上海结婚。1933年9月初,他们到法国巴黎定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仍居住法国。战后,他们往来于法国与瑞士之间,后又长住于法国地中海之滨的甘城(cannes);1953年6月,他们到南美洲的乌拉圭的工业城市孟都居住,1957年5月21日她因肝癌不治逝世,享年5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