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题狂人简说孟隋 “狂”在中国文人的精神谱系上俨然成为了一项传统。在古代中国,多数懂得洁身自好的文人、士人骨子里都或多或少有些狂狷之气。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在夫子看来,“狂”简直成为紧靠最高美德的次优选择,可见,他也是喜欢“狂人”的。狂人一般都身兼二任,既狂又狷。狂指的是自视甚高,懂得进取,超越流俗;而狷则指性格耿直、洁身自好、有所不为。 曾经“凤歌笑孔丘”的楚狂接舆大概是最早被记录在案的狂人。他坚决地避开庸俗、混乱的政治,终身不仕。庄子秉承了这个传统,身处乱世,而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楚王请他任国相,面对这样的诱惑,庄子竟然“持竿不顾”,依旧悠闲地钓鱼!他还说,自己宁愿像沼泽里的一只乌龟那样拖着尾巴自由地游弋。这是先秦之狂,在这里,狂主要表现为“洁身自好”的一面。 秦汉时期当首推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自命的司马迁为狂人之代表,他的狂表现为一种隐忍、一种顽强、一种激奋。随后的魏晋时期绝对是一个盛产狂人畸士的年代。一部《世说新语》写尽了当时的“名士风流”,其中最不乏的就是狂人——刘伶故意赤身露体,还自称是“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阮籍喜欢驾车漫无目的地出行,遇到了歧路就“痛哭而返”。像这样的狂人畸行在《世说新语》中还多得是。嵇康可能是最狂的一个吧。他因为喜好“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激怒了残暴的司马氏,可是当权者最终把嵇康送上刑场之时,嵇康依旧是狂放的,大气的。他潇洒地弹奏了一曲《广陵散》之后,长叹一声:“《广陵散》于今绝矣!”乃引颈就戮,颜色不变。他一生都是爽直狂放的、潇洒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