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语文教案>>语文备课教案

2014学年高一语文教案: 第三单元游褒禅山记(新人教版必修2)

资料类别教案

备课教案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该资料免费下载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一

上传人lzm_1128@163.com

更新时间2013-08-21 09:42:59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当时他34岁,正在舒州任通判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

 

    全文五段,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议论

 

    第三段集中抒发了自己未能深入后洞的感想和体会,这是全文的重心,也是作者思想意念之所在段首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借托古人,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是因为他们能坚持不懈地对事物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思索,所以没有探索不到之处以古喻今,可见今人若要有收益,也必须有这种坚毅的探索精神因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要看到这种奇景异观,“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又“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即必须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再应有足够的力量,还要具备可以凭借的物质条件,只有具备“志”“力”和可以辅助的“物”这三者,才能达到预期的境地而在这三个条件中,“志”是最根本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便是作者游览褒禅山的心得体会,它具有十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特邀主编老师 ks5u629 点评:

2014学年高一教案: 第三单元游褒禅山记(新人教版必修2)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