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2016高考二轮复习 2016高考一轮复习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素材中心>>语文素材>>语文文本素材

高考考场杂文写作借鉴:统统“错”在独立思考

资料类别素材

文本素材 

提供方式校园通专享

下载扣点0 (该资料免费下载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不限

上传人554578373@qq.com

更新时间2014/10/3 10:24:08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展读《魏明伦集》,我读到了他的心得之作《我“错”在独立思考》。魏明伦被称为“巴蜀鬼才”,他在戏剧、辞赋、杂文等方面的才能是超一流的,成绩也是超一流的。这一切,得益于他的卓尔不群,独立思考。魏明伦说他拿不出一张小学毕业证。他是戏剧界行伍出身,从小跟随父亲学戏、演戏,走的是没有文化的文化人的路子。但魏明伦与别的戏童不同,他在演戏之外,大量地读书,大量地背诵古诗词。最为可贵的是,他读书不是照单全收,全部接受,他信奉“尽信书,不如无书”的信条,他有逆反思维、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他台前演《潘金莲》中的郓哥,台后捧读郭沫若的《少年时代》,“读到少年沫若单恋嫂嫂,不禁与台前潘金莲单恋小叔子挂上钩来”,跑去问他那搞编剧兼司鼓的父亲:“潘金莲如果遇上郭沫若,叔嫂关系又会怎么样?”在斯大林追悼会上,“有人放声干嚎,像麻五娘哭丧的‘调门’!有人当场昏倒,像皇帝驾崩、臣民昏厥的‘身段’!有人跪地叩呼‘斯大林万岁’,竟与国际歌歌词发生尖锐矛盾!”面对这一诡异荒诞的现象,魏明伦的“小脑瓜里迅速闪过一丝‘独立’思考,这不是做戏吗?是表演啊”。他“忍不住破涕为笑,两声哈哈,大逆不道”!因为思想叛逆,独立思考,1957年即饱受批判,“已够右派分子水平,幸而未到公民年龄,戴不上帽子,罚往农村劳动三年”。但他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四清’运动划为四类,十年浩劫打入牛棚”。

特邀主编老师 yaochaoguang@ks5u.com 点评:

高考考场杂文写作借鉴:统统“错”在独立思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