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三二轮复习资料
专题十六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1.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 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记:“一化三改”。实质: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
2.“一五”计划(1953——1957)
(1)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2)意义:“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三大改造(1953——1956)
(1)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3)对象: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