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情境》材料一 1895年的秋天,在芜湖一个姓刘的家庭里有一对孪生兄弟降临人间,父亲给哥哥起名为实业,给弟弟起名为维新。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父亲变卖了所有的家当得到了3000元,在芜湖郊外开了一家小型的面粉厂。几年下来,工厂越做越大,总资本达万元… 结合教材思考,刘实业的父亲能够把企业办起来得益于哪些因素? 材料二 1911年,刚刚接受了革命洗礼的刘氏兄弟俩,全面接手了刚刚过世父亲的生意,生意非常红火,在1915年左右进入了“黄金时期”。总资本达十万元…… 结合教材思考1912——1919促进刘氏企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1927年,蒋委员长到南京主政,此后几年,刘氏企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总资本不断增加…… 结合教材了解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的措施及发展情况。 材料四 1937年的一声炮响又改变了他的命运:国家碎了,弟弟维新被日本人杀害了,工厂被抢占了,刘实业在极度的悲伤中,揣着仅有的5万元只身毅然去了重庆,开了一间“实业”面粉厂,但是政府又要征收很多的税收,他的工厂一直处在亏本状态。结合教材思考抗战期间 ,刘氏企业发展情况及原因。 《我的疑问》 备 注 材料五 1945年8月,50岁的老人哭了,继而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高呼:“熬出头了!有救了!”……两年后,老人提着一个简单的行李箱坐在了前往马来西亚的渡轮上,带着让他一生都牵挂的却又难以实现的梦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祖国。结合教材思考抗战胜利后不久 ,刘氏企业倒闭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