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学案中心>>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导学

《原创》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导学案:3.2渔父(2)

资料类别学案

学案导学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1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苏教版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二

上传人san

更新时间2014-11-03 18:39:10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原创》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导学案:3.2渔父(2) 一:学习目标 1、 深入分析屈原的伟大人格,感悟屈原的选择对后世的重大意义。 2、 文中的重点实词(如颜色、形容等)和虚词(为、而、之等) 二:课前预习 1、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划分为三个部分: 首段点明屈原“既放”的总体处境和具体环境,以及渔父的问话。展现主人公流浪、行吟的行为神情和憔悴、枯稿的面容身影,透露出他内心极度的精神痛苦。屈原回答渔父的问话,阐述了自己遭放逐的原由。“ ”、“ ”揭示世道的黑暗和世人的昏聩;“ ”、“ ”彰明屈原志行的高洁和认识的清醒。 第二、三两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这是渔父玉屈原之间的第二次问答,否定了渔父“与世推移”的态度,高扬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精神。“ ”、“ ”的比喻,表明他要永葆高洁的志向;“ ”、“ ”的誓言,暗示他将以死殉志的决心。此两段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第四段以渔父离去时所唱的“沧浪歌”收结全文,留下无尽余味。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是以见放 ( ) (2)新沐者必弹冠( ) (3)新浴者必振衣( ) (4)鼓枻而去 ( ) (5)举世皆浊我独清( ) 3、指出下列字词的古今异义。 (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2)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古义: 今义: 4、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予以改正 枯稿( ) 震聋发聩( ) 浩首穷经( ) 苍海桑田( ) 5、(1)《楚辞》是战国时代 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诗歌总集。“楚辞”是继《 》之后的一种新诗体。 (2)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代表作有《 》《 》《 》《 》和《远游》等。 (3)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 。 , ?宁赴湘流,葬身江鱼之腹中。 , ?” 6、下列句中,与其他句子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 a、受械于人 b、是以见放 c、重为乡党所笑 d、审矣,何足怪乎? 三:课堂研讨 1.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你个

特邀主编老师 1018619562@qq.com 点评: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