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检测案:3.3纪念刘和珍君(1)
课堂检测—— 纪念刘和珍君 1 姓名:
1.下列词语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绯红(fēi) 浸渍(zé) 长歌当哭(dànɡ) 前仆后继(pū)
b.尸骸(hái) 山阿(ē) 盛气凌人(línɡ) 殒身不恤(yǔn)
c.寥落(liáo) 菲薄(fěi) 杀一儆百(jìnɡ) 从容不迫(cónɡ)
d.喋血(dié) 谄媚(xià 蛊惑人心(ɡǔ) 桀骜不驯(jié ào)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编辑 洋溢 桀骜不驯 b.扉页 屠戳 百折不回
c.气概 徘徊 陨身不恤 d.销行 喋血 和霭可亲
3、在下列各句的空缺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_______于死者毫不相干,________在生者,_______大抵只能如此而已。_________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
a.即使 但 也 倘使 b.虽然 相反 也 或许
c.虽然 但 却 倘使 d.即使 相反 却 或许
4、对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反语)
b.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夸张)
c.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反复)
d.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对偶)
5、文中多次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但文末却说“我说不出话”,这是因为( )
a.在黑暗社会,作者没有言论自由。
b.作者认为当时的社会无是非可言,说了也没用。
c.作者特定的性格养成了这种习惯。
d.作者悲愤到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