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把厨房、卫生间简单装修了一下。完工之日,请工人到楼下饭馆吃饭,闲聊时问道:“你们老家的住房比城里宽裕多了吧?”回答:“是,村里家家都盖起了两三层小楼,楼上楼下七八间房,也都装修得跟城里一样。”说着又叹口气,“只是人少,村里只剩老人和孩子,青壮劳力都进城打工去了。”
我听了默然。不由得想起报上的一条消息:江西鄱阳响水滩的盛兰花老妈妈替两儿一女看护着三个孙儿。一天中午仨孩子结伴到河里洗澡,同时溺水身亡!
悲痛与自责让盛兰花的老伴过早离世,盛兰花自己也几乎发疯。更让她痛彻心扉的是,小儿子因此跟她断绝关系,并拒绝赡养母亲。
幼小的生命夭折了,不要说父母亲人,任何一个人都会心生悲悯。孩子的父母因悲痛而产生怨恨,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能因此拒绝赡养母亲吗?这倒让我想起先哲的话来。
孔子说:有人认为孝就是“能养”,那么你同时也养狗养马;如果没有“敬”,赡养老人跟养狗养马又有何区别?孟子则有一个梦想:让天下的老人都能吃上肉、穿上帛衣、不再干重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