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近七亿元、历时三年建成的安徽蚌埠大庆路淮河公路桥,于去年12月底正式通车,但仅九个月后,主桥面大面积出现“脱皮”现象,市民质疑是豆腐渣工程。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称,除了车辆超载因素外,最主要的是桥面上使用的全部是进口材料,而外国的材料设计不适应蚌埠的高温。
耗资七亿大桥脱皮引发民众质疑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用“我们使用的沥青是从韩国进口的,粘贴剂是英国的,而这些国家生产和设计这些材料是根据本国的环境,却不能适应蚌埠的温度”来回应,是不是意味着市民的质疑可以烟消云散呢?
事实上,权力部门的解释看似原因颇多,但全部回避了问题的实质所在,而且有着表功的嫌疑,是在进行开脱——一是对责任的开脱,二是对决策失误的开脱。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何仅仅考虑到采用先进的材料而没有考虑到天气因素?何以仅仅进行了运用他国材料可行性论证而没有进行不可行性论证?决策者的责任能被“天气原因”遮蔽吗?不见决策者的责任担当只见权力者的一味回避,这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