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一中介绍
浏览:12663次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十九世纪末,清政府通令将书院改为中西学兼习的学堂。绍兴地方一批爱国人士和先进知识分子致力于育才救国,极力倡导和兴办新式学堂。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山阴乡绅、维新人士徐树兰(仲凡)捐银一千两,并筹得捐款四千余元,仿天津中西学堂,以二等学堂(相当于中学)规制创办绍郡中西学堂(绍兴一中前身),奏明清廷备案,领绍兴乃至浙江近代教育之先。
    1898年冬,戊戌变法失败后,在京城任翰林院编修的蔡元培乃弃官回绍,应聘出任绍郡中西学堂总理(校长),在主事的近两年时间里,把绍郡中西学堂办成了清末国内新式学堂的佼佼者之一。
    1901年秋,徐锡麟来校任经学兼算学教员,两年后升任学堂副办(副校长),兼测绘、体操教员。1908年,同盟会会员、"南社"创始人之一陈去病应聘来校任国文教员,以文学鼓吹革命,组织部分师生成立"越社"。
    1910年9月,鲁迅先生由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来校任监学(教务主任)兼博物教员一年。
    早在1954年,学校就被定为浙江省级重点中学,1981年列入浙江省首批办好的十八所重点中学行列,199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十三所一级重点中学之一。
    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绍兴一中走出了两位北大校长,17名院士,四万余名德才兼备的优秀毕业生。其中数学家陈建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作家胡愈之,北大校长蒋梦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三峡工程副总指挥潘家铮,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金善宝,中国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毛汉礼,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建设机械协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许溶烈、中国高科技发展计划航天遥科学及太空机器人领域首席技术顾问徐扬生等成名成家者,遍布海内外。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7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教授级高级教师7人,高、中级职称127人,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国际金牌教练2人,全国金牌教练4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2人;浙江省功勋教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劳动模范4人,浙江省优秀教师、教坛新秀、名师培养对象8人,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6人;绍兴市劳动模范2人,绍兴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绍兴市学科带头人7人,绍兴市 “三十佳”教师9人,绍兴市教坛新秀5人,绍兴市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8人,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16人,硕士近30人。

    
一中分校,点击可看全图

    师资高质,教育高效。学校是浙江省学生“航模”传统基地,学生创新发明的优势学校,学生社团活跃学校,“走近名人、走进精典”读书活动倡导学校,校史教育的示范学校,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的名牌中学。
    学校高考重点上线率稳定在70%左右。最近五年中有50人进入浙江省文、理科前100名, 66人考上清华和北大,几乎年年有毕业生进入哈佛、剑桥、耶鲁、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学习。其中03年陈可慧获市理科第一名,04年劳佳琦获市文科第一名,05年石璞成同学考取了英国剑桥大学,06年郦洪柯、俞妍和陈帅等三位同学进入浙江省理科前10名,07年张理由、赵楠、马煜、樊宗琦进入浙江省文理科前10名。
    03-08学年中有131人获全国学科竞赛浙江赛区一等奖,有23人代表浙江省参加数学、物理、生物、信息学的全国决赛,6人获全国一等奖并入选国家奥林匹克集训队。其中胡子诚同学在阿根廷举行的第十七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金牌。五年中有六次浙江赛区的颁奖大会、2008年第25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在我校举行。全国学科竞赛浙江赛区A组一等奖绍兴一中历年来总是位于前列。 2008年再传捷报,我校选送参加竞赛的学生周而进,不负众望过关斩将入选国家队,8月将代表中国前往保加利亚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